欢迎来到口碑美食做菜网!

玉溪小吃大全_玉溪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 口碑美食网 编辑:口碑美食网 访问手机版

玉溪市,为云南省第三大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地理坐标处于北纬23°19′~24°53′、东经101°16′~103°09′之间。北接省会昆明市,西南连普洱市,东南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总面积15285平方千米,人口230万(2010年)。全市分1个市辖区、5个县、3个自治县,行政驻地红塔区。

特色小吃:哀牢春三珍、白毛乌骨鸡、豆末汤圆、鸡丝米线、江川铜锅蘸水鱼、江川盐水鱼、九溪糍粑、漠沙炒田螺、青松烧鸭、鳝鱼米线、烧饵块、天麻火腿火锅、铜锅煮鱼、鮓馍鮓肉、翟氏小锅煮品、周氏肥肉米线。

通海豆末糖

简介

豆末糖是云南通海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以“香、甜、酥、脆,入口无渣。”著称,选用优质黄豆作为主要原料,另加白糖、饴糖等精工制成。层薄如纸,色白如乳,食用起来,甜而不腻,松酥、香脆 ,十分爽口。通海县名特产品,当数豆末糖。现在,豆末糖已经由家庭作坊手工生产发展成为厂机械生产。并且走向省内外,走出国门,远销到东南亚各国。

历史文化

这一备受好评的产品,从它的形成到成品,都很偶然,是古人在行军途中得到启发后,经过几代人的加工改良而成的。相传为蒙古铁骑所创。骁勇彪悍的蒙古铁骑在长期征战、远程奔袭中,不能携带更多的食物,只好将青稞、大豆捣成面与潮湿的红糖放在干粮袋内。颠簸中,炒面将红糖一层一层裹起来形成块状,此为豆末糖之雏形也。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率部南征,屯兵曲陀关统辖南疆,此糖遂流入通海,制作工艺由当代名师代代相传改进提高。蒙古族大军入云南后,他们同样喜欢用它作零食。在他们的驻地,这一做法简单的零食,逐渐为其他民族所效法,大家也乐意用它作为上山下海劳作完后充饥的干粮。就这样,在辗转相传中,人们不断加工改进,终于成了一种美食,被人们冠以“豆末糖”之名。清中期,豆末糖制作业(原河西县九龙镇)批量生产,一时闻名遐迩。时至今日,已逾七百五十余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做法

原料:水20-23kg、饴糖4.5-6kg、黄豆粉75-100kg、花生粉20-30kg、芝麻粉10-20kg、麦芽糖35-50kg、植物油0.3-0.5kg、双歧因子0.2-0.8kg、木糖醇2.5-4kg。

工艺:豆末糖果是以云南特有的大豆,经过精心挑选、焙烤、粉碎,配以当地生产的饴糖和其他物料,经高温熬制、糖膏与豆末多次折叠、精心制作而成,在云南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产品豆香浓郁、酥松可口,口感比酥糖还酥,在国内独树一帜。该产品特点:酥层越多,产品就越酥。当地传统的生产方法,糖的酥层可达到18层,产品酥层少,产品就难酥松,口感就不佳。

[!--empirenews.page--]

青松烧鸭

简介

烧鸭在玉溪菜谱中向居首位,驰名全省,清代著名诗人杨竹溪有《棋阳竹枝词》赞玉溪烧鸭。其诗云:"鸭卵能教谷抱成,百千万亿广资生。红泥炉内包燔熟,大嚼何辞饮巨觥。"玉溪烧鸭近似北方烤鸭,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多选用四十至六十天、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的子鸭加工烤制而成,皮脆香、肉滋嫩,加入花椒盐,更是香味浓郁。玉溪烧鸭因为选用以青松针叶晒干扭成的"草团"为燃料烧成的又叫做"青松烧鸭",具有独特的玉溪风味。

做法

其炭火力较强而耐烧。用它烧成的烧鸭,熟透度适中,颜色金黄美观,味道清香可口。这种烧鸭选用40-50天龄的玉溪肥壮子鸭为原料,经过去、拔毛,除去脏腑、清洗、用滚水烫、上蜂蜜、装烧汤等工序后,用铁钩悬挂于已被青松"草团"烧得炽热而余炭尚红的土炉内烘烧,不断观察转动,透熟后取出上席,佐以椒盐,辅食葱酱。

[!--empirenews.page--]

冬瓜蜜饯

简介

冬瓜蜜饯是云南玉溪的著名小吃之一。具有清凉甜脆、透明无渣的特点。其分为红蜜饯和白蜜饯两种,两种蜜饯均呈透明状,且色泽鲜艳。其色洁白晶莹,通明透亮,入口即化,满口蜜汁,十分爽口,被誉为“水晶蜜饯”。红蜜饯用红糖加工,呈琥珀色,红润透明,肉质脆嫩,味道芳香,清凉适口,有养肝润肺,化痰解暑的功能,被誉为“琥珀蜜饯”。

历史文化

相传玉溪制作冬瓜蜜饯始于明代后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玉溪凤香斋糕点铺名师唐家荣曾创“水晶蜜饯”,使玉溪冬瓜蜜饯声名大震,并畅销海内外。到玉溪旅游的游客,以能够买到本地特产冬瓜蜜饯带回家去而感到不虚此行。热情好客的玉溪主人,在待客的糕点中缺少了冬瓜蜜饯,就会表示歉意。亲友之间,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常以馈送冬瓜蜜饯作为一种礼品。

做法

原料:鲜瓜100公斤 白糖60公斤 石灰3公斤

制作方法:1.制坯;去皮、去瓤,可切成冬条、冬片、截成冬元、冬梅等形。2.灰浸:将瓜坯倒入石灰水中,上下翻动,浸一夜。3.水漂:将瓜坯舀入清水中,每隔2小时的一次水,共换3次。4.撩漂(撩坯和水漂):将瓜坯倒入80℃水的锅内,沸后撩15分钟,舀坯入清水中漂一夜,次日换一次清水漂一天。5.糖渍:将糖水倒入瓜坯中,4小时后翻动一次,渍一天。6.起货:次日,将瓜坯同糖水舀起锅内,中火煮40分钟,糖温在112℃,舀起滤干,上糖衣即可。

[!--empirenews.page--]

九溪糍粑

简介

糍粑是用糯米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尤其是九溪乡农民加工的糍粑,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每年春节群众就有加工糍粑的习惯。遇远方来客,当地群众就会拿出自家加工的糍粑,用香油炸熟,招待客人。炸热的糍粑白里透黄,色香俱佳,食之酥脆味甜,令人赞不绝口。

做法

九溪糍粑,加工方便。用糯米泡水一日左右后熟,倒入石臼中舂烂至八成,撒入事先碾碎的黄果皮、花椒和白糖,接着舂到看不到饭粒即可。舂好后的糍粑,用手打成月状,用青松毛盖好,凉二至四天,就可用特制的推刨,把糍粑推成均匀的长条片,再用菜刀切成长形小方片,晒干就成。晒时要掌握火候,一次晒干。晒老了易碎,反之夹心,若是第一次没晒干,则应抬入家中,不能让风吹着,让其自行晒干。

[!--empirenews.page--]

烧饵块

简介

“烧饵块”是云南当地的一种民俗小吃。是用煮熟的大米饭压成块状,通常是圆形薄饼状。在炭火上面烤制,然后涂上酱料和菜陷即可。做法与糍粑相同。但糍粑的原料是糯米,饵块的原料是大米

历史文化

据古籍记载,麦类制作的食品古时约统称为“饼”,米类制作的为“饵”。云南水稻栽种历史悠久,民间到了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最好的大米,洗净浸泡后蒸熟,放在碓中舂细如泥,案板上用蜂蜡抹好,再搓揉为长方、椭圆、扁圆等形状,用作馈赠的食品,称为“饵馈”,时间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谐称为饵块了。民国期间,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设的“永顺园”,以专卖此品而出。

做法

1、挑最好的大米,淘洗浸泡后蒸熟。2、放在碓中舂茸如泥,趁热揉成长方、椭圆、扁圆等状。3、凉后即为饵块。4、放三四日后再泡入凉水中(每日换水1次)可保存数月。5、昆明制作小锅卤饵块,多选用官渡出产的饵块,切丝配以豌豆尖,用专制铜祸加各种凋味品卤制而成。

[!--empirenews.page--]

鳝鱼米线

简介

鳝鱼米线是玉溪风味小吃的当家品种。鳝鱼米线以鲜鳝鱼为主料,配以各种辅料及调料,将锅坐火上,根据制作量放入植物油,待油温适当时,投入大蒜粒炸至金黄色,随即放入适量的面酱炒香,再放入适量的辣椒面,将三厘米段的净鳝鱼投入锅内炒至变色时,放入适量盐、味精、花椒面、酱油,加入冷水淹没鳝鱼,待汤沸片刻用漏勺捞取。将油炸的水发猪肉皮投入锅汤内适当煮一下,使其吸味,再将煮过的鳝鱼段投入锅内,两者混合煮一下起锅。然后将米线烫一下,放入热鳝鱼及汤,加调料即可食。

做法

食材:米线1000克,豌豆粉200克,鳝鱼100克,精盐,花椒面,咸酱油各5克,面酱8克,味精3克,辣椒面,韭菜,大蒜,油渣泥各10克,鲜薄荷15克,20克,熟菜子油50克,红糖30克,肉汤100毫升。

做法:1、鳝鱼宰杀,剔去骨,除去内脏,切成长3×5厘米的段。水发肉片切成小块。韭菜烫熟切段,薄荷洗净。蒜切成米粒。豌豆粉切成1×1厘米的快。2、炒锅上中火,注入油炼透后,下蒜粒(5克)、面酱炒香。再下辣椒面(5克)炙香,下鳝鱼煸炒至黄色时,下盐 、花椒面2克、酱油、味精,注入汤以没过鱼为度,烧熟装盆。锅上火,舀入鳝鱼汤,放入肉皮煮烂装盆。3、大蒜5克捣成泥,加醋、红糖对成汁。锅上火,注入油15克,七成热时下花椒面3克。油渣泥、辣椒面5克、芝麻炙成油。4、取碗5个,每个放米线200克,豌豆粉40克,将上述配、调料分5份浇上拌食。

[!--empirenews.page--]

太极鳝鱼

简介

太极黄鳝,又称太极鳝鱼,是云南蒙古族的特色美食。这道菜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是用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符号来命名的一种食物。从菜名来看,太极是虚,鳝鱼是实,虚实相生似乎就是这道菜的特点,是蒙古族招待客人的上等佳肴。太极鳝鱼的吃法很有讲究,你要先挽起袖子,备好几包餐巾纸(擦手用)。夹起鳝鱼后,先不要下口,用双手从鳝鱼的头部撕开,将其内脏取出来扔掉,其余的就可以食用了。太极鳝鱼一律比以前吃得鳝鱼小,因为,养殖的大鳝鱼经不住如此“折腾”,还没炒好就散架了,另外,只有活鳝鱼下锅,才能主动盘缩,所以对饮食生态特别讲究的人,完全可以敞开吃,既不会有死了才下锅的,更不会是人工催肥的。

做法

调料:烤干辣椒、胡椒、葱花、薄荷、香菜末、蒜末、猪油、精盐、味精、酱油

做法:1、做这道菜前要把鳝鱼倒入盆内,注入冷水和盐,让鳝鱼游动吞食盐水后吐净腹中泥沙,接着换水三四次,捞出滤干水分备用。2、接着把加少许猪油的铁锅烧热,倒入鳝鱼,盖上锅盖,过一小会,揭开锅,鳝鱼死了,蜷缩成了一个规整的圆圈,细看,奇异的太极图案若隐若现。3、最后一道工序是在锅内再加少许油,锅热油滚,把干辣椒、胡椒、蒜末炒香,加入半熟的鳝鱼。4、拌上几下就可以把酱油、葱、盐、香菜等配料倒入锅中,三五分钟就可以出锅上盘食用了。

[!--empirenews.page--]

玉溪酸汤凉米线

简介

风味独特的玉溪酸汤凉米线,以味美闻名全省,到过玉溪的人,不品尝一下凉米线的味道,是会后悔莫及的。在玉溪,从街头到巷尾一路挂的都是凉米线的招牌,其中魁首还数杨记凉米线。

历史文化

杨才科的酸汤凉米线,在解放前玉溪州城众多米线摊点中最负盛名,那时他在香鼓楼下边摆摊,选用大白米作为原料,自榨自销,米线细白,柔软而不烂。盛好一碗米线,先放入韭菜,盖上四指见方,约一厘米厚的豌豆凉粉,放入作料,最后,浇上一勺清亮、鲜红带有两三小点油渣的油辣椒。当米线送到你面前时,浓郁的香味扑鼻,使你胃口大开。碗里雪白的米线,金黄的凉粉,翠绿的韭菜,乌黑的酱油,鲜红的辣椒,五色焕然,整碗米线艳丽悦目,吃起来凉爽、清香、味美、舒适可口。我看着这碗米线,始终不愿把这美味给吃了,我凝视着古铜黄的凉粉,像一片黄云盖在白色的米线上,寸长的韭菜碧绿碧绿的像一排士兵整齐地排列着,那星星点点的芝麻撒落在米线上。最后,我经不起美食的诱惑,把凉粉夹成小块,然后,放入嘴里让它慢慢溶化,拌好米线后,我挑起一根米线往嘴里放,我“嘘”的一声就把米线吸进了嘴里,这米线是选用上乘的青堆米线,软而不烂,长而不断。过了一会儿米线被我吃完了,只剩下了一点酸汤,我抬起碗一口气把酸汤全都喝完了。

[!--empirenews.page--]

朵朵糕

简介

在元江,“朵朵糕”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各宾馆酒店也早餐必备。每天早上只要留心看,在人多的地方

总能看见一两家卖“朵朵糕”的小摊。随着“朵朵糕”的香味飘向四方,路过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走了过来,你要一个,我要两个,瞬间把卖“朵朵糕”的小摊围得水泄不通。“朵朵糕”不单本地人喜欢吃,熟悉元江的外地人也爱买了吃。

做法

“朵朵糕”做的工序看似简单,一个“朵朵糕”做熟仅需要2分钟,但是却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比如今天做“朵朵糕”用的米浆,头天就得磨了发酵好,早上现做时再打上鲜鸡蛋调均即可。黄橙橙的“朵朵糕”吃起来稣松润滑,不焦不燥,吃了不上火,味道甜中带点点酸,十分可口。

[!--empirenews.page--]

油卤腐

简介

玉溪油卤腐相传始制于明清之际,当时境内家家户户腌制,作为家用咸菜,或作馈赠外地亲友的礼品。后来发展为小商品生产。油卤腐的腌制,以黄豆制成的臭豆腐为主料,要求质地细腻,块状均匀,厚薄一致。臭豆腐经阳光照晒,排去外层水分,分别浓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适量的粮食白酒浸裹,再以白糖、精盐、辣椒、优质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层,并渗以炼熟的上好菜油,腌制而成。玉溪油卤腐以其色、香、味的佳美深受省内外群众的欢迎,远销北京。1982年获云南省商业系统优良产品称号。

做法

1、原料选用颗粒饱满,汁多浆白的优质黄豆;作豆腐的水要用清洁的井水。2、按4—5厘米见方,2厘米厚的规格,制成发酵的毛豆腐。3、毛豆腐经防疫检验符合卫生标准后,放在阳光下翻晾,以表皮“挺实”、内部柔软、晒去约20%的水份(每百斤毛豆腐晾后剩80斤左右),即成为黄白柔软的待制品。4、然后将菜油熬熟放凉,把辣椒面,八角粉、红糖、精盐等佐料按比例搅拌在一起,将毛豆腐在油内浸泡后沾裹上佐料严整地装入陶罐,注入菜油使其漫过卤腐,然后密封贮存4—6个月即可食用。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