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口碑美食做菜网!

赣州小吃大全_赣州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 口碑美食网 编辑:口碑美食网 访问手机版

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特色小吃主要有:三杯鸡糯米鸡、生煎鸭、米粉鱼、鳝鱼、馓子、陡水湖全鱼宴、赣南小炒鱼、鱼、鱼粉皮、珍珠粉、客家酿豆腐、蝴蝶鱼、荷包胙、蛋菇汤、兴国鱼丝、竹筒粉肠、民间瓦罐煨汤、豫章酥鸭、三杯狗肉、赣味乳狗肉、四星望月。

鱼饼

简介

鱼饼是一道汉族传统名菜,历来以浙江温州鱼饼、江西赣州鱼饼和广东顺德鱼饼最为有名。顺德均安鱼饼肉质鲜嫩、鲜而不腥、低脂肪,营养极为丰富,鱼饼色泽金黄,具有香、滑、爽、嫩、鲜的特色,是下酒下饭之佳肴,令人“食过番(再)寻味”。

历史文化

鱼饼有上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只在皇宫贵族的御宴中流行。相传在上古时期,舜帝南巡,深得他宠幸的潇湘二妃陪伴左右。由于旅途劳累,二妃茶饭不思,日渐消瘦。无奈中舜帝便寻名方,仍不能缓解。后来一个名叫伯的渔夫,奉上他精心制作的鱼饼,潇湘二妃吃后,顿觉精神倍增,旅途劳累一扫而除。爱民如子的舜帝,见鱼饼如此神奇,遂令伯将制作方法传与众人,自此鱼饼广为流行。清朝光绪年间,光绪帝的爱妃——珍妃,从小对鱼情有独钟,每餐必食。而她爱吃的鱼饼自传入宫中有,在宫中盛极一时。为彰显皇宫气派,御膳房的御厨们,根据珍妃所授的配方,经过精心改进和提升,成了宫廷中的一道名菜,这就是著名的珍妃鱼饼。但是,随着珍妃因追随光绪支持戊戌变法,而被慈禧赐死后,珍妃鱼饼也随珍妃一起在宫中消失。

做法

1、淀粉不能多,因加热后,会成粘糊状,使空气在鱼茸内减少,直接影响鱼饼加热后的涨发;加盐不能少,少了鱼茸不能吃够水,而影响鱼饼胀发,加水应3 至4 次,否则鱼茸水。加蛋后,要用劲搅打,并发澎澎的响声,使蛋液充分溶入,而使鱼茸含气泡,油炸时,鱼茸内的气泡遇热膨胀。2、鱼肉适宜用青鱼草鱼桂鱼,重量在1000 克以上,吸水充分。3、炸鱼饼掌握好火候、油温,鱼茸不能过早下锅,早了表面蛋白质不能及时凝固,但过了六成会凝固硬壳,影响膨胀。4、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菜油1000克。

[!--empirenews.page--]

牛皮糖薯干

简介

牛皮糖薯干,是江西兴国传统的汉族小吃,色泽红润透明,味甜爽口。

做法

挑选每个重约3两左右的迟栽红薯,要求含淀粉少、含糖分高。选好薯块后,不必对其加工、洗涤,只需晾在通风处,使失水至薯软为止。应该选择能稳定几天的晴天,将薯块摘下洗净,投入锅内,煮熟为度。接着切片,煮熟后捞起剥皮,用或用刀,切成薄片,及时摊在蔑簟上曝晒,不可太干或太湿,至适度为止。再将晒至干燥适度的薯干叠贴起来,用棕叶丝捆扎住,扎的过程中要务必保持薯片的平整。最后添香暴蒸,将捆扎好的薯干放入蒸笼中,放点橙皮之类的香料用猛火暴蒸,软熟后解去棕叶丝,摊晒在蔑簟上,晒至适度就可收藏。

[!--empirenews.page--]

芋子饺

简介

芋子饺,是长汀著名的风味小吃,在许多客家社区也有流传,客家人大多住山区,有“无山不客客住山”之说。

番薯、芋仔都是山区的主要杂粮,长汀客家人吃杂粮时不断变换口味,制作出许多独特小吃,“芋子饺”就是其中一种。由于芋子饺皮嫩润滑,馅香味美,因而虽然是源于农家的杂粮食品,也成为汀州名牌风味小吃,是宾馆、饭店的宴客佳肴。

历史文化

芋子和番薯那是家乡的主要杂粮,正如农谚所言:“番薯芋子半年粮”。在我们客家地区芋子被视为“农家最重之蔬”,它既可当蔬菜,又可当粮食。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每至秋季,家家户户的地窖、房角都堆满那红姣姣的地瓜和黑黢黢的芋子。

当地还流传着一个“芋赈饥”的小故事:古时有一寺僧,专力种芋,岁收极多,杵之如泥,筑造为墙,后遇大饥,独此寺四十余僧食芋泥以度凶岁。可见芋子是个好东西,是山中之珍品。而聪明能干的客家人在吃杂粮时,不断变换口味,变换芋子的吃法,更新芋子的烹制花样,以芋子烹制菜肴宴请客人,于是就在生活实践中烹制出乡间美食——芋子饺。

做法

材料

芋头五花肉香菇冬笋(或笋干)丝、虾仁、箩卜丝、葱白,芥菜菜心,客家特质的五香豆腐干或油炸豆腐块和 浸泡3小时的糯米

制作方法

1 芋子洗净,置锅内煮熟,

2 剥皮捣(烂)成芋泥后,加入适量番薯粉和精盐,用擀面杖擀成饺子待用。

3 里面的料准备好,特别强调,若用鲜笋或芥菜菜心做馅料时,将它们小拇指指甲盖一半大小的丁,还要将汁水挤干,因为还要将以上的馅料加调料过油煸炒,炒至七成熟。

4 饺子皮和馅心好了以后就可以包芋子饺了。芋子饺的包法有两种,一是包成类似饺子的月牙状,二是包成一个球状,外面过上糯米,因为蒸熟后糯米晶莹剔透,客家人就叫它为珍珠圆。而客家人较偏爱第二种做法。 有些人不喜欢葱 可以根据个人爱好 煮好调味汁

5 包好了放入锅里煮 还可以直接蒸 蒸好了以后撒上用葱等煮好的调味汁。

芋子饺除蒸着吃,也可用水煮、油炸、油煎等各种烹调方法,其味各具特色。

[!--empirenews.page--]

小炒鱼

简介

小炒鱼,是赣南客家菜肴之代表。肉香味美,色泽诱人,滋补强壮,安神,令人垂涎的现代家常菜,此菜色泽金黄,质感外酥里嫩,略带香,别具一格。

历史文化

王阳明是明代浙江余姚人,喜吃鱼,在赣州做官时,爱吃草鱼,曾聘用本地凌厨子做家厨。凌厨子为了显示自己烹饪技艺,经常换鱼的制作方法和口味,深得王阳明赏识。有一次凌厨子炒鱼加醋,味道极佳,王吃后十分高兴,问凌厨子此菜名称,凌厨子急中生智,叫小酒炒鱼,即小炒鱼(赣州习俗叫醋为小酒)这道菜因此而得名。

做法

食材

草鱼肉 400克醋 15克

淀粉 75克盐 2克

食油 500克酱油 3克

5克米酒 4克

葱 5克味精 0.5克

红椒 5克清汤 150克

做法:

1.将草鱼刮鱼鳞,去腮,破腹去内脏,洗净。生姜去皮,切片;葱去根切寸段,红椒洗净,去籽切指甲片。

2.将鱼平放,从尾部下刀,贴着背骨平推至鱼头,竖起将鱼头劈开,分成大小两边,大边皮朝上平放,从尾部下刀,贴着背骨平推至鱼头,再分别将大小两边鱼头垂直下刀,斩下鱼头取鱼肉400克,切成长3.6厘米、宽2.4厘米、厚0.6厘米的块状。

3.用小碗,内放清汤、酱油、味精、淀粉、米酒等调溶待用。 4.炒锅上火,放入油,将鱼块用盐、米酒、酱油腌一下撒上于淀粉拌匀,六成油温下锅,炸至外略酥,内断生滤去油,放葱段、红椒、生姜出香味,加入调味汁,用水淀粉勾住芡,打明油出勺。

[!--empirenews.page--]

黄元米馃

简介

黄元米馃,是赣南客家人独特的食品之一,其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打黄元米馃也是赣南客家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其营造出的和睦共处、团结协作氛围,使客家人深深留恋,即使在食品加工机器普遍采用的今天,黄元米馃仍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

历史文化

黄元米馃,是赣南客家人十分喜爱的食品和送礼待客的上等佳品。年前年后,走亲访友,赠送几块色泽金黄的黄元米馃为礼,意寓吉祥富贵。家中来了客人,从贮存缸中取出黄元米馃,切成条块,炸炒蒸煮皆宜,或用腊肉、冬笋、香菇、白菜条为佐料,润滑爽口,独具风味,食之回味无穷。而刚打出的黄元米馃,用手抓成团蘸点酱油或白糖,即可趁热而吃。

打黄元米馃,一般在每年腊月农闲时进行,其打制过程还体现出客家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因为打黄元米馃,单家独户不行,一般都要几家人合伙。打黄元米馃的地方,往往也是小孩们喜欢聚集的场所。

做法

黄元米馃以赣南本地产的糯性“大禾米”为原料,现多用软性杂交米。用一种赣南山区生长的名叫“黄元柴”的小灌木烧灰淋水浸泡拌料,然后用木制大饭甑把拌料蒸熟,再把熟饭倒入石碓中,十来个男人齐心协力用黄元棍将米饭捣烂。最后,由师傅将捣烂的黄元米馃揉成圆柱体,用一根细线分出一个个厚约五六厘米的黄元米馃,用手整理成型,一个个圆型或椭圆型的黄橙橙、金灿灿的黄元米馃就制成了。风干后的黄元米馃,盛装在大缸里,用碱性灰水浸泡,一般能保存三四个月不变质,随时可取出食用,十分方便。

[!--empirenews.page--]

南康汤皮

简介

汤皮,是一种用米浆做成的糕,晒干后可储藏,特好吃。汤皮有两种,一种是汤皮丝,它一丝一丝,绕成一团;另一种是汤皮片,可用来沙炒和油炸,十分香脆。现在客家人把汤皮糕当早点卖,把蒸熟的汤皮糕切成丝,配上大蒜、辣椒、酱油、生姜、盐等作料做成的引(囱)子,十分好吃。

做汤皮的工序很复杂,也很累人,因此,客家妇女一般都会互相帮助。头天要先将米放在水里浸泡一天一夜,然后用石磨碾成米浆,放上切得很碎的葱、蒜、姜之类的香料搅匀,浇在竹做的小簸箕中,再将小簸箕放于锅里烧开了的水面上蒸(不直接放入水中)不大一会儿功夫就拿起来。如此反复,一次次蒸成一张张薄薄的米糕,便成了可以吃的汤皮糕。如果要做成汤皮丝,便要用上好的刀工切成丝;绕成团去晒干。如做成汤皮片,便晾在竹竿上晒干,然后用剪刀剪成片。不管是汤皮丝还是汤皮片,都是一种上好的食品,也是客家人才特有。

[!--empirenews.page--]

南康酒糟鱼

简介

酒糟鱼,是南康特色菜之一,酒糟鱼是一客家菜,你可不喝酒,也不吃饭,就着一盘酒糟鱼,精雕细琢地吃,潜心着意地品,那深深江湖询问的水声,那世事的苍桑、美好,便从酒糟鱼的肉质里湿润出来。

做法

既是酒糟鱼,就不必脱酒糟,木红的鱼肉,有酒香、酒甜、酒酸,蒸煮之时,搁上红泡椒,又有些许的辣,淡淡的咸味儿。鱼肉在口中,细腻滑爽,余香久久,且鱼肉的本质的味道,是要过若干时间开始升华,连带着吃那酒糟啦红泡椒啦,食者便会有一些悬醉,感觉在沧桑的岁月里,又有了些许的离愁,因为你会感觉到这鱼,它独自离开了湖泊与江河,它沉睡在酒里,它弥漫着令人陶醉的味道。

[!--empirenews.page--]

赣州麻通

简介

赣州麻通又称麻枣,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的主要原料为上等糯米、白糖、芝麻、茶油、饴糖。其制作过程有磨粉、制坯、干燥、油炸、熬糖、沾麻、检验、包装等几道工序。

质量好的麻通,油炸时有发头,全体肥大,皮薄如纸,内空似瓜瓤,腹中为白丝。吃起来,“落口溶”无渣,香酥可口,是人们欢度春节之佳品,同时也可馈赠亲友。该产品于1984年获江西省米制品评比一等奖。

做法

麻通用香糯粉加红肉芋粉为主料,配入白糖,搓成小粒,置于油锅中炸成直径三四厘米、长达10~12厘米、中间发泡而不空的小圆柱,再裹以薄糖,周身滚贴炒香的芝麻即成。因用芝麻包裹,内如通草而得名麻通。小董麻通具有轻、香、甜、酥、脆俱全的特点,大而不重,甜而不腻,酥脆爽口,食后余香满口,令人回味。

[!--empirenews.page--]

月亮巴

简介

月亮巴,是赣南民间土特产,全称月亮花生巴,月亮豆巴子,也是客家美食之一,以其形如“满月”而得名。

月亮花生巴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佐以五香调味品、灿米粉、鲜花生仁、经加工成型后,在油锅中煎炸而成。酥、松、脆,香气郁雅风味独特,具有香脆可口、松酥宜人的特点是老少皆宜的传统休闲食品。

做法

1、泡米 米泡好后磨成浆。

2、泡豆(豌豆、花生等),匀以温水浸泡,花生浸泡时间不宜过久(十五分钟左右为宜)。

3、把米浆和面粉搅匀,再加入泡好的豌豆或花生,放入适量的盐。

4、把油烧热,即可用勺子下浆了。浆不可太浓,否则炸出来的花生巴会太硬。

5、起锅 花生巴以还有少量泡为宜(完全没泡会导致花生烧焦),豆巴要完全没泡才可起锅,否则不脆。

[!--empirenews.page--]

龙南珍珠汤

简介

龙南珍珠汤,是江西龙南著名的小吃,属于客家菜。香味袭人,清爽可口,而且是对人体有滋养功能的绿色食品,因此大受人们欢迎。在客家人的集散地—江西省龙南县,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客家围屋、客家服饰、客家山歌……源远流长,耐人寻味。同时,龙南的客家风味小吃也琳琅满目,令人垂涎三尺。

历史文化

关于珍珠汤,龙南民间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在清道光年间,龙南的龙头鱼丰收,一位名叫徐思庄的人大量进贡龙头鱼,皇上便派钦差大臣前往龙南给他赏赐。夏日炎炎,山路岖崎难行,钦差大臣途中中暑。来到徐思庄家已近黄昏,圩镇上大鱼大肉已卖完,徐思庄便炖煮龙南客家名菜“珍珠汤”给钦差食用,钦差取匙食之,顿时劳累尽消,甚觉是稀世珍肴。问其菜名,徐思庄看到珍珠米颗颗晶莹剔透,如龙眼一样,为取悦钦差,便说是“龙眼汤”,并阐述:“此汤是取百丈龙潭的龙头鱼之目烹调而成,故名龙眼汤,用以孝敬大人。”钦差听后,觉得此菜名犯上,徐思庄惶惶不安,忙解释此非贡品“龙头鱼”之目所煮,而是龙南民间的地方菜肴。随即,徐思庄请钦差赐予菜名。钦差受其奉承和热情款待,难以推却,几经推敲后说:“就叫‘珍珠汤吧。”因此,“珍珠汤”或“珍珠粉”沿用至今。

做法

制作珍珠汤并非易事。首先,将薯粉用开水冲成团状;其次,把成团的薯粉放入圆底锅中摊开(不烧火),用手顺时针将薯团轻压在锅上不停地旋转,使薯团慢慢分解成为像珍珠一样的颗粒,人们称为“珍珠米”;然后,用米筛过滤出均匀的珍珠米,接下来,就要进行烹调了。先在锅中放一勺水,待水煮沸以后,将珍珠米逐步分批撒入锅中。当珍珠米全部漂浮在水面上时,用漏勺捞起,再重新烧一锅开水,放入珍珠米,加入油、盐、荸荠、葱等调料,珍珠汤便烹调而成了。煮好的珍珠汤热气腾腾,幽香袭人。吃上一口,肠胃舒适,脑清目明。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