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口碑美食做菜网!

上饶小吃大全_上饶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 口碑美食网 编辑:口碑美食网 访问手机版

上饶市,古称信州,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两次)、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等多项城市荣誉。

特色小吃有龟峰扣肉、万年贡米、饭麸果、葛源豆腐、铅山灯盏果、弋阳大米粿、肉馅烧油条包麻糍果、清明果、糯米、烫米粉猪肝粉、大排粉、羊肉粉、肥肠粉、酱香、清荷包红鲤鱼蒸肉、糊豆腐、全鱼宴、黎蒿炒腊肉、清炒白玉豆、弋阳龟峰国道鱼等。

粿

简介

夏羹粿,是赣东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与传统的“夹子粿”、“灯盏粿”“麻粢粿”齐名。铅山“夏羹粿”选用新米做原料,淘洗浸泡后磨成浆,加少许石灰,上灶煮沸搅拌成羹起锅,揉成圆条状,再搓成弹珠大丸子。把豆芽豌豆、鲜肉、虾米等佐料切细,用熟猪油炒熟起锅。再烧开水倒入锅煮沸,放入盐、酱油、熟猪油和味精,倒入炒熟的佐料,用水淀粉勾芡,再撒入辣椒,香葱即可。

历史文化

七月流火,江南稻花飘香。每当在这开镰之际,铅山农民都要尝新,做“夏羹粿”吃,说是老一辈传下的习俗,吃了“夏羹粿”脚骨硬,有力气“双抢”。

如今,铅山“夏羹粿”已不再是尝新时节的专利品,它已成了街头小吃摊上的风味小吃,一年四季都有,是南来北往客人一饱口福的早点

[!--empirenews.page--]

烫粉

简介

烫粉,是上饶(尤其是铅山县)的一种汉族特色小吃。烫粉流行于上饶各地,其中以紫溪乡及河口镇为代表的铅山烫粉最为出名。烫粉味道鲜美,方便快捷,具有不粘不湖、清爽滑口的特点选用优质早米压榨成新鲜湿米粉。每天凌晨,榨粉作坊榨好米粉后,用篾筛把一圈圈毛线似的鲜粉送往各烫粉店。

铅山“烫粉”选用优质早米压榨成新鲜湿米粉。每天凌晨,榨粉作坊榨好米粉后,用篾筛把一圈圈毛线似的鲜粉送往各烫粉店。然后,粉店厨师用温水把湿粉洗开,盛入兰边碗内,再用一口大铁锅把事先熬好的肉骨头汤放入盐、回香、米酒(去糟)、酱油、等调料烧开后,放入淀粉勾芡好的肉丝煮熟后用细火保温,另外用一口沙锅盛入清水烧开置于旺火上备用,待客人进店后,把米粉倒入漏斗放入沙锅内烫2-3分钟滤水倒回兰边碗,摆上味精、香葱或香菜、熟猪油,浇上肉丝粉汤即成。食客在食用米粉时,可根据各自的口味,另外放入辣椒粉、米等调料,用油条或腌萝卜丝、炒芋头丝等小菜下粉吃。

做法

第一,烧开水,想要制作一餐美味的烫粉,首先要做的就是烧好开水,待水烧好后,就进入第二部,。所谓煨烫,就是将事先洗好的粉条用一个筛(通常为竹子或塑料做的)盛好,然后在将筛放入锅中,让开水浸着筛,从而达到使粉条熟而脆,香而不腻。这一部是至关重要的一部,要注意把握好火候,不要将粉条烫的过熟,那样粉条的口感不好,通常是烂。第三部,就是将烫好的粉条放入餐具中(碗、盆等),加入各种调料。第四,若粉条的汤水不够多的话,通常要加入适量的汤水,从而使得粉条的口感达到最佳状态。

[!--empirenews.page--]

灯盏馃

简介

灯盏馃,是江西省铅山县独有的一种汉族特色小吃,它是用大米等原材料经过浸、磨、煮、煎、揉、蒸等一道道工序制作而成,由于成品形似“灯盏”,故而得名“灯盏馃”。铅山“灯盏馃”自明朝嘉靖年间传于世,至今400余年历史。如今在铅山各地已是家喻户晓,市民的早餐有些吃的就是灯盏馃;此外,异乡客人到铅山,任何宾馆酒店都为您准备了这样美味的小吃。

历史文化

古往今来,民间历史文化厚重,承载于漫漫岁月。话说东西南北中,地处江西东北部、武夷山脉北麓之铅山县,适逢元宵、清明、立夏、中秋、冬至等日,家家户户皆做“灯盏馃”,何缘?此事竟有一鲜为人知之民间传说。

明朝嘉靖年间,铅山县新滩乡章源村住一身份显赫之人,此人姓丁名洪,为福建汀州府公署知府(当时汀州管辖八个县,丁洪是最高行政长官),官居正四品。后因战移居章源。丁洪为人贤善,为官刚直不阿。是年,为防外寇侵袭,遂于所辖之地修筑青石围墙,大门外立石狮以示其威严,又因其门前为水域,故更名为“丁家塘”。

话说丁洪42岁之年,其妻王氏又喜获一男半女,庭院皆欢,群民共庆。隔日,便携妻儿至章岩寺求问许愿;章岩寺乃一佛家寺庙,住持慧明大师闻丁洪来拜,远门相迎。丁洪表意愿,为其子取一名,大师会其意,邀家人住下,三日间做法。当日庙宇烟雾缭绕,异常繁忙,众僧皆为诵经念佛。

此间正值春光明媚之时,寺外花争艳,生机盎然。然则第三日,发生一怪事,午间晴空一声霹雳,乌云蔽日,风卷残云,顿时倾盆大雨;丁洪心中一惊,疑云重重,有感事态不妙,于庙堂观妻儿,其妻双膝跪地,虔心求问,丁洪不忍惊扰,至一旁观襁褓间婴儿,忽一道霞光,儿不翼而飞,似被一瘸腿行乞之人夺走。此事瞬间传于慧明大师,师曰:“此事吾早有料,然不确虚实,今日一过,不得不信以为真。”丁洪乃铮铮铁骨,此刻亦不免伤心,请求再三,慧明大师才道出-。原丁洪光明磊落,正义凛然;而匹夫怀璧,遭人陷害,因其所断之魂告阎王,言丁洪乃0诈虚伪之人,为官不正,令其后代以乞为生。丁洪听罢到此,痛心疾首,其妻顿时昏迷。

丁洪本不畏妖魔,然妻子如是,亦一时束手无策,礼谢三巡,复望大师指点。慧明告言:“己非慧人,不能知其所以,一切皆看造化。适才抱走婴儿乃一乞丐之人,在寺庙不远,有一山洞,传言八仙之一铁拐李巡游四海,曾于此停歇,施主不妨到‘老李岩门前’探访一番。”丁洪不顾一切,冒雨前行,两里之外,果见一山洞,高九尺有余,内怪石嶙峋,别有洞天;十步以外,洞内还有一洞,只容一人之身。丁洪甫探身而入,忽传出话音:“汝非凡夫俗子,然遭人所陷,一口难辩,可观天而望之。”言罢,丁洪不明所以,思前想后终无定论,竟沉沉睡去。恍惚神游中,见一亭子,皎如皓月,-:月光亭。亭内有一孩童,于一灯盏油光下,深思苦读;丁洪见此状,不免念己挑灯夜下,诵读诗书情景。

是时,忽一雷声骤响,划破长空。丁洪梦中惊醒,观望四周,天象大变,月已当空,华光如水。丁洪环顾洞内,见左侧有一似灯盏形状印记,月光芒照,清晰可见;然又忆起所梦,甚为怪之,念道:“月光亭中之童岂非己之子?亭中灯火通明,光彩夺目,竟倚一灯盏光辉,此灯非凡物也,若有此灯,民可丰衣足食矣。”丁洪三叩首于灯盏,倏忽洞内一物疾驰而出。章岩寺传喜讯,婴儿已归,众人问其所以,丁洪以梦中所见告知,众人皆觉灯盏不凡。住持慧明大师曰:“倘世间有此华灯,必将普照万民。”为贺幸事,寺庙当晚磨米,以水和之,揉灯盏状成型,加之他料,以飨众人。

第二日,来庙中香客互而告知,此闻不胫而走。民为祈福消灾,灯盏馃待家人亲友,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尔后,灯盏馃亦于清明、冬至之日做,含祭祀先人之意,犹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福。时至今日,数百年已过,灯盏习俗熄火相传,成铅山特色。

做法

材料

1、主料:大米、香菇、豆芽、笋、青豆、萝卜、地瓜墨鱼、虾米、猪肉

2、配料:食用油、加碘盐、味精、酱油、辣椒、葱、香菜。

3、其他用料:石灰或食用碱、水。

4、所需工具:磨(机械磨)、水桶、盆子、锅、锅铲、灶、木柴、蒸笼、砧板、菜刀、竹筛。

5、用料说明:主料中大米是必备的,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往往有时买不到或由于季节、地域的关系没有,也不必全都准备,有猪肉等部分即可;配料中的材料也由个人喜好而定,常用的油盐味精是不可少的。

制作灯盏馃皮

第一步

取大米2斤。大米一年四季都有,南方分早米和晚米,做灯盏馃只要是大米都可以用,但晚米质地酥软,品味更佳。

第二步

用水清洗大米2—3遍,同时用小盆子装上干净的石灰水,除去石灰渣,把大米浸入石灰水中,让大米发涨变软,便于磨米。浸米时间为2—3小时,时间长了大米中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会损失,不利于营养吸收。

第三步

把浸好的米掏出来,大米会变成淡黄色,这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属正常现象。把米放在石磨或磨米机器上磨,加上适量的水,米就变成了米浆、馃浆。

第四步

洗好锅以后,点燃柴火,锅里放2两食用油,等油开始冒烟时,倒入馃浆,放少许盐,随后用锅铲一直搅动馃浆,防止馃浆因贴近锅底而烧焦。经过煮、煎、熬等过程,馃浆逐渐成团状,用锅铲推压生馃,多次反复进行,十分钟后,此时火势要小一些,火力要均匀,尽量把生馃放在锅中翻滚成球状,这样一方面使受热均衡,另一方面容易搅动。

第五步

生馃盛上来放到砧板上,开始准备“做馃”,手上搽一点食用油,使得馃不至于粘手,先把馃不断地揉合,压紧,成球体状;然后取出部分揉成圆柱体即条状,把馃一个个用手捏好,每个大小如乒乓球一般或稍大一些。

第六步

把像乒乓球大小的一个个生馃放在手上不停地揉合,揉实,形状像球体,接着双手摊开握着馃,大拇指在上,其余指头在下,指头一边转动生馃一边持续地用力压,成型后形状像旧时代的灯盏,外面是半球型的,中间是空的,把其他的都按照同样的方法做,然后放在竹筛上冷却。这样,2斤大米大概可以做60多个灯盏馃皮。

制作灯盏馃馅料

馅料如豆芽、萝卜、青豆、笋、肉、虾米等洗干净,用菜刀把它们分类切碎,同时灶里开始烧火,放上新鲜的猪肉,熬油。

把这些馅料一样样放到锅里炒熟,炒的时候放猪油、盐、酱油、味精。放馅料时一般先放萝卜、青豆等,再放虾米、墨鱼,由于需要的火候不同,而放入炒的顺序也不同,随后搅拌在一起,让它们同时炒熟,盛上来,放在盆子里。

蒸灯盏馃过程

把锅洗干净,倒入水,放上蒸笼在锅内,蒸笼也可用其他竹制品替代。首先把灯盏馃皮一个个放在蒸笼上摆好,再把熟的馅料一勺一勺填入其中,当灯盏馃皮的第一层填满馅料时,还可以在空隙处再放馃皮,这样一锅大概就可以蒸2——3层的灯盏馃。

盖好锅盖,为了防止热量散去,常用湿布料围住锅沿边。开始蒸的时候,火候可以很大,注意是水蒸汽蒸馃,下面的水要适量,不要碰到馃皮,经过约15—20分钟,可以掀开锅盖,尝尝味道如何,没有熟就再加把火,熟了的灯盏馃色泽鲜嫩,略显淡黄色。

品尝灯盏馃

灯盏馃熟了以后,一般用筷子一个个夹上来,放在碗里,如果用勺子会把馅料舀得不匀称、不美观。

品尝灯盏馃前,在碗里的馃上面放上猪肉油、酱油等,还可以放干辣椒、葱等佐料。

[!--empirenews.page--]

糊豆腐

简介

糊豆腐,是江西上饶的传统小吃,味道鲜而且清,是当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大小,倒进放有高汤的热锅里,加上调料焖几分钟,再浇上熟猪油,放上虾仁、肉蓉、香菇丁和笋尖,一手搅拌,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湿淀粉和猪油,舀到盘里,浇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葱花即成。

做法

原料有嫩豆腐1公斤,肉蓉150克,笋干100克,大米粉100克,菊花菜250克,虾皮0.4克,生粉、香菇、酱油、味精、姜末等少许。

制作:先将豆腐切成细丁下锅煮透后放盐,再把肉蓉和大米粉投入调成稀糊状,然后切碎笋干、菊花菜下锅。稍顷,放入香菇丁、姜末、味精和食油等佐料调匀后出锅。装盘上席时再撒放一点香麻油、葱花、胡椒粉即成。

[!--empirenews.page--]

茄子

简介

茄子干,是鹰潭市余江县的特色小吃,尤以锦江镇的最为出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主要原料有茄干、辣椒、米酒、蔗糖及多种辅助原料,科学配方精制而成,集香、甜、辣、鲜为一体,具有生津开胃、发汗祛寒功效。

做法

原料:茄子,糯米,红砂糖,芝麻,干辣椒,甜酒,酱油等。

做法:

将茄子蒸熟,乘热拨开摊平,晒干成茄子干.糯米蒸熟后乘热入缸,到入煮开的甜酒红糖等十几种料熬成的汁,迅速不听的调匀,瓯一晚,第二天还要打捶,这就成了馅料.将茄子干放入甜酒和红塘熬的汁中入味上色后,两块茄子干中间包入馅料,拍平,摊出去晒干,一两周后就可以吃了。

[!--empirenews.page--]

蒸汽糕

简介

蒸汽糕,是婺源特色小吃,以米粉加发粉在类似锅盖的圆面板上抹成薄薄的一层,再撒上香菇沫、虾米、豆芽沫、干笋、干豆角、辣椒、葱、豆腐干沫,蒸熟起锅,约1厘米厚,在上面撒上葱花,浇上熟油,再用刀划成棱形,蘸上辣酱。

历史文化

说蒸汽糕可能并不是那么被人们所知道,但从它身上衍生出来的另外一个名字相信大家很熟悉——发糕,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江西,这种叫“蒸汽糕”的小吃是婺源的特色小吃,甚至婺源周边的县市也有食汽糕当早点的习惯。蒸汽糕以籼米泡发后磨成湿米浆,添入水发粉或米酒曲发酵后,隔着热水在类似锅盖的圆面板上抹成薄薄的一层,然后撒上香菇沫、虾米、豆芽沫、干笋、干豆角、辣椒、葱、豆腐干沫等。蒸熟后起锅,厚度约1厘米,在上面撒上葱花,浇上熟油,再用刀划成棱形,蘸上辣酱就可以吃了。

做法

很多东西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制作蒸汽糕同样也不例外。看似方法好像很简单,但操作起来也够麻烦对的,尤其是发湿米浆很有讲究,要把握好湿米浆发酵的时间。比如监测湿米浆发酵的程度有一种方法:把一根筷子插在湿米浆中间,看它能不能立起来,能立起来,则表明湿米浆发好了。但又要把握一个度,不能让它发过头,否则会泛酸。所以,只要看到湿米浆发酵好了,就得动手做汽糕。如果疏忽一下没计算好湿米浆发酵的时间,半夜三更爬起来做汽糕也是时时常发生的事。

汽糕要好吃,主要看两点:湿米浆发得好坏和刷汽糕的辣椒油的香味。谁家的湿米浆发得好、辣椒油最香,谁家的汽糕就最受欢迎。在婺源,最美味的汽糕不是在早餐店和那些专营店,而是在那些路边不起眼的农家早点摊上,因为做汽糕的高手往往藏于民间。

[!--empirenews.page--]

五香笋豆

简介

五香笋豆,是江西上饶的传统小吃,选取颗粒饱满的黄豆为原料,细细地洗净,加上各种香料,如桂皮、八角茴、竹笋等,用小火慢慢地炖,快收干时加食盐、酱油。加上了各种香料煮熟了的豆子,在太阳底下晒过,因为内里缩小而外皮却膨胀了,那微微有些皱皱的模样,就好像老虎身上的条纹。所以被形象的称为虎皮豆。

做法

原料:干黄豆,笋干,香葱,姜。

调料:八角、桂皮、陈皮、花椒、朝天椒等香料(也可以用五香粉或者十三香煮肉的袋装调味料,这样比较省事),老干妈豆豉,老抽,白糖,盐。

制作方法:

1、把干黄豆用凉水泡开,里面加入五香粉(或者十三香煮肉的袋装调味料),干朝天椒(最好把辣椒掰碎,这样比较入味,而且辣椒籽炒好之后非常香),姜片,也可再加一点八角和桂皮,泡制一晚上;

2、笋干用凉水泡制,多换几次水,和黄豆泡的时间差不多,如果笋干太硬的话可以多泡一会;

3、把泡好的黄豆捞出沥干水,笋干切成黄豆大小的丁儿,南方的做法似乎常常把笋干切成丝,我觉得切成丁更好吃。

4、锅里热油,放两个八角、两个切碎朝天椒几粒花椒炒香,倒入黄豆和笋干丁翻炒;

5、加入姜末、生抽适量,两茶匙老干妈豆豉,糖和盐适量,(糖最好能加两茶匙,因为是南方菜,当地人喜欢加更多糖),翻炒3分钟左右,让黄豆和笋干入味;

6、加入开水,没过黄豆,盖上锅盖;

7、等锅内汁快收干的时候,加入香葱末翻炒几下就可出锅了。

(五香笋豆更适合放凉了再吃,作为早餐的小菜和下酒菜都很美味)。

[!--empirenews.page--]

广丰炒粉

简介

广丰炒粉,是江西的著名小吃,流行于江西境内及浙江西部一带的一种既可作点心又能当主食的食物。它软硬适中,干湿自如,入口爽滑,香味独特,被誉为“小吃之王”、“食中魁首”。

历史文化

广丰县的男女老幼不管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人人爱吃;不管时逢红白喜事、节日庆典还是日常生活,时时必备;不管是在餐馆夜市还是在普通家庭,处处可见。对于广丰人而言,蛋炒饭一样亲切,它镌刻着妈妈的味道,携带着童年的记忆,每每勾起身处异乡广丰佬的绵绵情思。

做法

主料:广丰米粉,猪瘦肉(也可是其它牛肉、羊肉,随个人喜好和口味而定),青菜。配料:猪油,精盐,味精,酱油,啤酒,葱,辣椒,蒜等(这些配料随意)。

做法:1.广丰米粉用清水冲洗,原料准备齐全;2.猪油烧热,加到八成热,放入精肉,再放入青菜炒至五成熟,加少量精盐;3.放入广丰米粉,加少许酱油调色;4.看广丰米粉炒至五成热时,加少许啤酒,依个人口味放入鲜辣椒或者辣椒末;5.炒至八成热时,加少许味精及葱花;6.把剩汁炒干,出锅。

[!--empirenews.page--]

酒糟鱼

简介

酒糟鱼,是一道江西的传统名吃,尤以婺源酒糟鱼最优,选半斤左右的淡水鱼,腌制,晾到半干时,放进酿好的米酒坛子里封起来。十余日,即可取出,或蒸或煮,与酒糟同沸之。关键在酒,要把酒做得老一些,有烈性。渗入鱼肉,那鱼肉呈木红,其色泽即有一种沉醉之美,再有酒香飘来。

既是酒糟鱼,就不必脱酒糟,枣木红的鱼肉,有酒香、酒甜、酒酸,蒸煮之时,搁上红泡椒,又有些许的辣,淡淡的咸味儿。鱼肉在口中,细腻滑爽,余香久久,且鱼肉的本质的味道,是要过若干时间开始升华,连带着吃那酒糟啦红泡椒啦,食者便会有一些悬醉,感觉在沧桑的岁月里,又有了些许的离愁,因为你会感觉到这鱼,它独自离开了湖泊与江河,它沉睡在酒里,它弥漫着令人陶醉的味道。

做法

食材:半斤左右的鲤鱼一条,葱姜蒜均切成末,米酒

做法:

1、准备好所有原料

2、清洗咸草鱼干,用刷子轻轻刷去表面的盐粒,然后用清水浸泡1个半小时(一为去掉咸味;二可以把咸草鱼干里的一些脏物泡出来),中途换换水,尝尝咸淡,不能泡太久,否则鱼肉味道会变淡、肉质纹理变软散,不利腌制

3、阴干草鱼,切成块,放入蒸锅里蒸熟(蒸时鱼皮朝上),取出晾冷

4、热锅里倒油(比平常烧菜多两倍左右),油烧至7成热时(看到有少量的青烟从锅四周向锅中间飘动)立即关火,把切成末的姜蒜倒入油中爆香,当看到锅中油泡沫在减小,放下剁碎的干椒丝爆出香辣味,最后倒入酒酿,重新燃火煮开锅中料

5、把草鱼倒进米酒中,放些麻辣鲜或其它自己喜欢的调味料,转小火煮2分钟使鱼块入味,同时使锅中的水分蒸发出。(此时可以尝尝咸淡,加糖或加盐来调和到自己喜欢的口味程度)。如果米酒不能没过鱼块,可以往锅里再添加食用油和麻油,千万不能加水!最后关火,彻底摊凉酒糟鱼

6、找一大陶瓷罐,倒入酒糟鱼,罐口蒙一至两层保鲜膜,然后闭上盖,腌7天左右。食用时,用干净的筷子夹起来便可直接食用。

[!--empirenews.page--]

葛源芋头糖

简介

芋头糖,又名兴安酥(历史上横峰称兴安县),最早生产于葛源,是葛源的传统食品,故又名葛源芋头糖。

芋头糖用糯米、芋头、芝麻、白糖、茶油等原料制成。历史上,葛源生产的芋头糖就闻名省内外。据说,葛源的芋头糖,别处无法效仿,即使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方法,制出来也及不上葛源芋头糖。原因是葛源的糯米好。葛源前山村一带种的糯谷,生产时间长,当地水土好。从下种到收割,要历经春夏秋冬四季,沐浴四季雨水。这种稻谷碾出来的糯米质白、粘性重。蒸成糯米饭与熟芋头一起捣烂,撕成小团,再蒸。然后又捏成条切成片晒干,放入油锅中炸,体积急剧膨胀,捞上来趁热拦熟芝麻、白糖,便是芋头糖。这种食品,具有酥、香、甜等特点,进口消融,故又名料化糖,最适宜老人吃。

历史文化

据老人传闻,葛源芋头粮,清代曾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宫青睐。每年立冬过后,横峰葛源芋头粮便大批生产,畅销各地。远在外地工作的横峰人,一吃上芋头粮,便知道这是来自家乡的食品,心中油然产生一种思乡之情。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鼓舞下,横峰县的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芋头糖的生产已成为几个乡镇的拳头产品。为了适应当前的供销需求,有的厂家已将芋头粮美其名为芝麻糯米酥,用印有花纹图案和文字说明的食品袋包装,一斤一包、或半斤一包,既便于携带,又美观大方。目前,葛源芋头糖已远销全国各地。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