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口碑美食做菜网!

嘉兴小吃大全_嘉兴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 口碑美食网 编辑:口碑美食网 访问手机版

嘉兴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明城市、全中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主要特色小吃有:文虎酱鸭、三珍斋八宝饭、乌镇姑嫂荷叶肉、杨庙雪菜、王店三元鸡、西塘八珍、嘉兴粽子、宏达烧鸡、姑嫂饼、平湖糟蛋、嘉善黄酒、槜李等。

嘉兴粽子

简介

嘉兴粽子是浙江嘉兴汉族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嘉兴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尤以鲜肉粽最为出名,被誉为“粽子之王”。嘉兴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

历史文化

嘉兴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也是我国稻作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汉唐以来,嘉兴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稻作区,被誉为“天下粮仓”。唐·李翰在《嘉兴屯田政纪绩》中云:“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清·嘉兴府知府许瑶光重辑《嘉兴府志》卷三十三《物产》中提到:19世纪中叶时,嘉兴府地区所产的糯米品种就有诸如:白壳、乌簔、鸡脚、虾须、蟹爪、香糯、陈糯、芦花糯、羊脂糯等三十几个品种。同时,嘉兴历史上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肉鸡和鲜蛋产量和质量也很高。这些丰富优质的农副产品原料,为发展各类花色粽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也是后来形成五芳斋粽子独特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做法

主料:江米(糯米)、猪后腿肉 佐料:糖、盐、红酱油、白酒 其他:粽叶、草绳

制作精良

1.制馅:包制鲜肉粽的馅,用的是肥瘦适中去皮的腿肉,按横丝纹切成长方形的小块,然后放入盆内,不用酱油浸拌,而是加入少量的食盐、白糖味精、白酒等,用手反复拌搓,直到肉块出现“小白泡”为止。这样的肉馅煮熟后特别香嫩,有火腿风味。如果按直丝纹切割,再用酱油一浸,肉不易煮酥,吃起来还有点酱油味。

2.淘米:糯米是包轧粽子的主料,不仅讲究米质好,而且淘米时有诀窍。就是淘得快,洗得净,最后用清水一冲,不再用手去搅拌。如此,过15分钟左右,米中积水就可以沥干了。因为淘过的米吸水量少,用酱油拌米时,咸味就容易吸收进去。

3.烧煮:烧煮时也和一般煮法不同,不是用冷水,而是用开水落锅,不使粽子里的味道走失。

[!--empirenews.page--]

长安宴球

简介

长安宴球,是海宁一道美味名菜。宴球可分“落汤宴球”和“刺毛宴球”两种,主要原料之一是鱼,有白鲢、花鲢、草鱼三种,以选用3斤以上的白鲢鱼最佳,鱼肉细嫩活泛。另一主要原料是肉,肉要用肥,选料讲究。宴球是圆的,蕴含了“大团圆”的含意。

历史文化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视察海塘,乘的是船,走的是大运河,这一路行来,看江南风光诚如白居易所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不觉心花怒放,意犹未尽,船到长安,乾隆爷微服私访之雅兴又上来了,于是便携带了几位亲信随从上了岸,街坊酒肆、烟桥画柳看了个够。不知不觉来到了花村外,眼前是阡陌成行、河湖交叉、屋宇茅舍、鹦鸣鹊叫,看得乾隆爷忘了归途。日近中午,一行人走得已是肚中饥饿,见前面一户人家炊烟袅袅,闻得一股饭菜香味,乾隆爷便与随从进去想弄点吃的。却说这户农家,夫妇二人男耕女织,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平安快乐,此时正在家中忙碌中饭,见有几位陌生人进来,忙招呼让座。乾隆爷之随从告诉这家主人,只因肚中饥饿,想弄点新鲜干净的东西填肚。户主非常热心,赶紧去厨房忙碌,但农家没有准备哪来新鲜菜肴?猛然想起这缸里还有一条鲢鱼,何不做成鱼圆送上?主意打定,于是让妻子将鲢鱼去骨剁成鱼泥,配上葱等佐料,搅拌成团,捏成鱼圆,但看看这一个个鱼圆似乎太小了些,便将发好的肉皮切碎了沾在鱼圆上,顿时小球变成大球好看许多,随后放到镬子里去蒸,待蒸熟之后端上,让这几位陌生人品尝。这时乾隆爷早已饥肠辘辘,看着这刺毛球似的东西热气腾腾透着香味,不知是何菜肴,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夹了个来尝,竟是外脆里嫩既鲜又香,十分可口,就问主人这是什么菜?主人说,这是临时做的,鱼圆外面是肉皮,还没有名字。乾隆爷吃得开心,雅兴又上来了,叫随从取笔墨,随从马上取来文房四宝,为乾隆爷铺好宣纸、磨好墨。只见乾隆爷挥笔题了一联“杏花村酒醉两宴,汉鱼满豚迷一球”,还兴致勃勃地告诉这家主人,朕今赐名它为宴球,一则寓你家日日平安,二则寓可以进得官家之宴。这家主人始知面前这一位气宇轩昂的人便是当今皇上,连忙磕头称谢,三呼万岁。从此以后,长安宴球名声大振。

[!--empirenews.page--]

西塘八珍糕

简介

西塘八珍糕,是浙江省西塘古镇传统特产,是药物,又是糕点,历史悠久,有口皆碑。是独特的糕中佳品。早在1920年有西塘老中医钟道生按“外科正宗”古方和自己临床经验首创制作。1956年前一直在钟介福堂中药店生产、销售,公私合营后,制糕工人和原配方都转到西塘食品厂,从此产量大幅度增长。

历史文化

清代光绪六年九月的一天,西太后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病倒宫中。她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闷闷不乐。太医们心急如焚。太医李德生率众太医去为“老佛爷”会诊。认为其病是脾胃虚弱所致。经过众医研讨都认为该给“老佛爷”补脾益胃,开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处方:茯苓芡实莲子、苡仁、山药扁豆麦芽粉各二两,共研细粉,加白糖七两,用水调合后做成糕点,并取名“健脾糕”。吃了此糕几天后,“老佛爷”的病状竟完全消失了,食量大增,周身亦有力了。“老佛爷”一高兴便将“健脾糕”改称“八珍糕”。从此,“八珍糕”竟成了慈禧最喜食的食品。不管有病无病,总要让御膳房为她做“八珍糕”食用。

做法

原料配方:山楂(炒)100克麦芽(炒)20克山扁豆(炒)20克苡薏仁15克芡实(炒)10克山药10克茯苓(炒)10克莲子(去芯)10克蔗糖3360克糯粉(炒)2475克粳粉(炒)1650克

制作方法:把八味中药粉碎成末过筛,把蔗糖加水适量,加热溶化成糖浆。按配方混匀后蒸熟,制成条状,然后切成薄片干燥即得。

[!--empirenews.page--]

乌镇酱鸡

简介

酱鸡是一道乌镇的汉族特色名菜,外观酱红油亮,入口脆嫩鲜美,后味无尽。选用本地农民当年放养的土种雌鸡作原料。加工时整体烧制,原汁浸烧,三次出汤;再放入上等酱油、黄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烧 ;出锅后又得涂上一层麻油 ,方告完成。成品酱鸡由于是原汁原汤反复烧制,鸡体内的水分已基本蒸发,所以特别容易保存,有"六月不馊,腊月不冻"之说。

做法

[!--empirenews.page--]

虾米套饼

简介

虾米套饼,是浙江平湖市汉族传统小吃精品。做法是将面粉和好,折成剂子,揿扁成中间厚边缘薄的皮子,放猪板油丁、虾米收口,先制成小圆饼,掸上饴糖,撒上芝麻;将发好的面团折成剂子,擀成大圆饼,掸上饴糖,撒上芝麻。再将大小饼分别贴在已经关上炉门的旺火炉壁上,贴完后将炉门打开,烘两分钟左右出炉。再用小刀从大圆饼边缘平剖开,套入小饼即成。具有色泽金黄,香脆酥松,滋味鲜美的特点。

做法

将面粉和好,折成剂子,揿扁成中间厚边缘薄的皮子,放猪板油丁、虾米收口,先制成小圆饼,掸上饴糖,撒上芝麻;将发好的面团折成剂子,擀成大圆饼,掸上饴糖,撒上芝麻。再将大小饼分别贴在已经关上炉门的旺火炉壁上,贴完后将炉门打开,烘两分钟左右出炉。再用小刀从大圆饼边缘平剖开,套入小饼即成。

[!--empirenews.page--]

蒸双臭

简介

蒸双臭,是浙江嘉兴的特色小吃。它结合了当地两种最臭的东西臭豆腐和臭海菜梗,加入少量油、糖、姜片等一些调味品,然后放到旺火隔水蒸,十分钟后,撒上葱花,椒丝点缀一下即可。

这道菜在口感上是臭中含香,美味至极。好与坏、香与臭是相较而言的,就像这臭豆腐干,经过腐化,不但失去了冰清玉洁的外形,而且其味道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偏偏这东西在臭与香之间的角色却极其不确定。臭中有香,香中含臭,越臭越香,而西塘人更是把这种臭中含香的菜给做绝了。

[!--empirenews.page--]

二锦馅

简介

民国时期为嘉兴吴震懋传统特色菜肴之一。用肉嵌面筋一只,豆腐皮包肉五只,香菇一朵,置于陶罐,加鸡汤、火腿片、冬笋、糖、酒等佐料,用棉纸封罐,上蒸笼蒸煮而成。其菜可下酒,汤可下饭。据传此菜曾流行于清末北京嘉兴籍京官中。80年代曾试图恢复,似风味尚未达到历史水平。

做法

用肉嵌油面筋一只,豆腐皮包肉五只,香菇一朵,置于陶罐,加鸡汤、火腿片、冬笋、糖、酒等佐料,用棉纸封罐,上蒸笼蒸煮而成。其菜可下酒,汤可下饭。据传此菜曾流行于清末北京嘉兴籍京官中。80年代曾试图恢复,似风味尚未达到历史水平。

[!--empirenews.page--]

文虎酱鸭

简介

文虎酱鸭,是浙江嘉兴的一道地方特产,运用独特的烹煮手艺,工艺先进、用料考穵、口味独特、以其“色泽褐红、味道鲜美、油而不腻、酥而不烂”的特色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居家、旅游、宴请之佳品。

历史文化

记得曾经在其广告牌上看到过阎明复先生的题词——浙江第一鸭。至于为何是浙江第一,有热心人给过一个不错的解释:全球第一鸭是唐老鸭,中国第一鸭是北京烤鸭,所以这文虎酱鸭只好屈居省内第一。如此说来,文虎酱鸭倒有可能是——一般一般,全球第三。

[!--empirenews.page--]

乳腐肉

简介

乳腐肉是浙江嘉兴的汉族传统名菜,乳腐肉取夹心猪肉为主料,配以冰糖、乳腐卤、红曲粉、黄酒等辅料。先以大锅烧煮,再盛碗放入蒸笼,用文火续蒸。肉质酥糯,香味浓郁。但南北做法稍有差异。成品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是春夏的时令菜肴。

做法

配料:猪肋条酒750克、红乳腐75克、姜片5克、嫩绿叶菜250克、碎水糖75克、浓红米曲米水50克、精盐7.5克、绍酒25克、桑皮纸1张、桂皮1克、植物油25克、湿淀粉5克、葱结5克。

制作方法:1. 烤:将猪肋条肉切成2厘米长、1.3厘米宽的长方块,平叉在铁叉上,皮朝下放在炉火上,烤至皮呈深黄焦色时为止,放入清水中浸一会儿,用刀刮去毛根、污秽,再用温水洗净,放入汤锅,用小火烧至六成熟时,捞起冷却,在皮面上剞上花纹,刀深为肉的一半,接着在肉面上剞两个斜十字刀,刀深为肉的1/4。将绿叶菜洗净,沥干水分待用。2. 蒸:半红乳腐捏碎,用纱布过滤,去渣留卤,与红米曲米汁、绍酒调和后抹在猪肉上,放入扣碗,上笼蒸酥,约需两小时左右,撕去封口纸,取去葱、姜、桂皮、大茴香,滗出卤汁。3. 烧:将锅放火上,下花生油烧热,投入绿叶菜,加盐、糖、味精,煸熟后,起锅盛入菜盘打底,同时将肉皮朝上扣在绿叶菜上,跟着将滗出的卤汁倒回原锅收浓,可加适量湿淀粉勾芡,浇在猪肉上即成。

[!--empirenews.page--]

毛狗线粉

简介

毛狗线粉,是平湖非常有名的小吃,历史悠久

“毛狗线粉”由指定厂家用优质番薯粉生产,下锅前在大缸内洗净,浸泡数天。线粉制作过程中,主料、佐料都十分讲究,还要熬一种汤。汤是决定线粉风味的关键,熬汤最为讲究,所用基本料是生鸡以及拆下来的鸡、猪骨头,用火时先武后文,再文武火交替,汤里不加味精。线粉主料中鸡丁、肚丁、肺丁,也都是由孙毛狗多年探索烧制而成的。

历史文化

线粉店创办人孙毛狗(1921年-1991年),祖籍无锡,幼年得父亲孙锡麟家传美食制作熏陶,14岁开始学生意,试做点心小吃,学成后,因无本钱,只得置一副小吃担,沿街叫卖,当时住的地方是轮船码头旁的白地上,后来发现用线粉烧煮的小吃颇受欢迎,就潜心开发这一品种。线粉用特殊选料,特殊浸泡,能经受数天煎煮不腻不烂,因为店主名叫毛狗,叫卖的线粉也以“毛狗”出名。“八·一三”抗战后,日本人炸了平湖城不少民房,毛狗在当湖小街废墟上搭了间小棚屋,暂时把生意安顿下来,期间“毛狗线粉”拓展了系列当家品种,形成线粉美食独特的经营品尝格局,街头巷尾各色人等都乐意光顾。抗战胜利后,由于经营尚可,在原十字路口沿小街向东一百多米,买下一个门面,毛狗线粉店正式开张。1958年公私合营后搬到当湖解放西路大街上,不准用“毛狗”作店名,但平湖城乡顾客怀念线粉美味,批准改为老牌线粉店,孙毛狗主持店务。一直到改革开放才恢复“毛狗线粉”牌子,他本人一直做到九十年代初。

当年毛狗线粉小吃担,沿街叫卖,物美价廉,一传十十传百,平湖大街小巷都知道。门面开张后,老店接待的多是回头客,特别一到农闲时,四乡人们劳作之余涌上街头放松,毛狗线粉便是一饱口福好去处。可说一提起毛狗线粉,在平湖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至于不少海外华侨,回乡总惦记着一碗地道的家乡毛狗线粉。现在平湖众多饭店直到寻常人家,都乐意仿制毛狗线粉作为酒席上桌佳肴。也有人说:没有吃过毛狗线粉,就不算到过平湖当湖街上

做法

毛狗线粉在长期制作过程中,总结出独特的选料,制作配方以及一整套相关的技术。毛狗线粉由指定厂家用优质番薯粉生产,下锅前在大缸内洗净浸泡数天。毛狗线粉制作过程中熬汤,主料、佐料,都十分讲究,有独特工艺传承。汤是决定线粉风味的关键.熬汤特别讲究,大有门道,所用基本料是生鸡以及拆下来的鸡、猪骨,看似平淡,却最见功力,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后用小火(文火)之,而后又间有文武火交替,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孙毛狗深得其中三昧。精心熬制的汤称膏汤,味鲜、醇厚,不加味精,胜过味精。线粉主料中鸡丁,肚肺丁,都由采用毛狗多年探索方法烧制,与线粉搭配特别美味,配料进料由毛狗亲自把关,在上面下了不少功夫,选用上好的猪肚、肺,去除杂质,精心加工,当年都选用农家散养鸡,经烧煮、去骨、卤制、剁碎等工艺,在品尝时还要佐以蒜叶,平湖特产玫瑰米,或选辣酱,彰显独特风味。    

线粉烧煮也颇具特色,一进店堂,几口热气腾腾的大锅一字排开,错落有致,紧挨着分布两边的,一排大小罐存放佐料、调料。筷子般粗细的线粉一直煲于恒温之中,两端微微裂开,极耐煮,形色兼备,晶莹剔透,信手舀上一碗,撒上各自调料,香气四溢。店堂置方桌长凳,每个方桌上放两盏瓷质茶壶,一盏盛平湖特产“老鼎丰”酱油、另一盏盛“老鼎丰”玫瑰米醋,还伴有一碗切碎的蒜叶,一碗配上调的“群欢”辣酱。当年只售人民币六分一碗的清线粉,浇上膏汤拌和以上调料,直到今天依然是平湖老农津津乐道的美食。

相关知识